Wiener Philharmoniker,Tugan Sokhiev – 2025维也纳夏夜音乐会

Wiener Philharmoniker,Tugan Sokhiev – 2025维也纳夏夜音乐会

Quality: 96kHz/24bit
Genre: Classical
Year Of Release: 2025
Number:16 tracks
Total Time:
Total Size: 1.4GB
Label: Sony Classical

简介

2025维也纳夏夜音乐会由图甘・索基耶夫(Tugan Sokhiev)担任指挥,男高音皮奥特・贝查拉(Piotr Beczała)倾情领唱,他将带来三首经典咏叹调:乔治·比才《卡门》选段、贾科莫·普契尼《图兰朵》选段等。值得一提的是,维也纳童声合唱团(the Vienna Boys Choir)也将首次参与夏日之夜音乐会的演出。他们的节目极为多样化,包括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音乐。实际上,指挥和独奏家都可以回顾与维也纳爱乐乐团长期的合作,图甘·索基耶夫首次在乐团担任指挥是在2009年,而皮奥特・贝查拉在1996年首次亮相。 自活动创办以来,“将古典音乐作为礼物献给全球乐迷”的理念便贯穿始终。今年的节目聚焦歌剧与轻歌剧中的经典旋律,以音乐为舟,带领听众穿梭于欧洲各地的风土人情。 美泉宫夏季音乐会于2004年创办,是维也纳爱乐乐团一年一度的免费户外音乐会。正如柏林爱乐乐团的森林音乐会一样,美泉宫夏季音乐会每年都会邀请一位明星指挥家执棒,大多数时候会携手一位世界顶级独奏家助阵。 指挥家介绍: 图甘・索基耶夫(Tugan Sokhiev)是国际乐坛备受瞩目的指挥家,在交响乐与歌剧领域均展现出卓越造诣,常年受邀执棒全球顶尖乐团。 他的指挥足迹遍布世界顶级交响乐团,包括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NHK 交响乐团、费城交响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罗马圣西西里亚国家音乐学院管弦乐团及德国交响乐团等。其中,2012 至 2016 年间,他曾担任德国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 他对与歌唱家合作充满热忱,2014 至 2022 年期间,担任莫斯科大剧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执棒了多部新制作与首演剧目。此外,他还曾客席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与马林斯基剧院乐团合作),在艾克斯普罗旺斯音乐节上执棒的《三橘爱》广受好评,并将该制作带至马德里皇家剧院。2021 年,他在莫斯科大剧院指挥的新制作《莎乐美》也赢得高度赞誉。 2022/2023 乐季,索基耶夫的合作名单再添新成员,包括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及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同时,他还重返慕尼黑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爱乐乐团,并与 NHK 交响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了一系列音乐会。 歌唱家介绍: 皮奥特・贝查拉(Piotr Beczala)是当今最受追捧的男高音之一,也是世界顶级歌剧院的常客。这位波兰籍艺术家不仅凭借美妙嗓音赢得观众与评论家的赞誉,更因对每个角色的热忱投入而广受好评。《歌剧新闻》曾评价他 “拥有一种值得挂上奖章的声音”。 在演出经历方面,2016-17 赛季,皮奥特・贝查拉重返芝加哥、纽约、柏林、巴塞罗那、维也纳、苏黎世等多地。与圣地亚哥歌剧院合作举办独唱音乐会后,他在芝加哥抒情歌剧院的新制作《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再度演绎标志性角色埃德加多。随后前往纽约,参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波西米亚人》的复排演出,还与众多明星同事一同庆祝该剧院在林肯中心成立 50 周年。凭借普契尼经典作品《波西米亚人》中的罗多尔福一角,他重返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此外,他在巴塞罗那的利塞乌大剧院参与马斯奈《浮士德》的复排演出,并在该市音乐宫举办独唱音乐会,且独唱音乐会还在法兰克福、格拉茨、柏林和汉堡等地继续进行。重返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后,他主演《假面舞会》复排版,之后加入苏黎世歌剧院,在莱哈尔《微笑的国度》新制作中饰演苏 – 崇王子。 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皮奥特・贝查拉于 2006 年首次登台,饰演《弄臣》中的公爵,之后又在《波西米亚人》中饰演罗多尔福。13/14 赛季开幕演出中,他首次在威尔第《茶花女》新制作中饰演阿尔弗雷多。他还常现身慕尼黑和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在慕尼黑国家剧院,他饰演过《玫瑰骑士》中的王子、阿尔弗雷多和意大利歌手,以及马斯奈《Werther》的男主角,慕尼黑歌剧节期间,他在《茶花女》中饰演阿尔弗雷多。在维也纳,他出演于尔根・弗林姆执导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由普拉西多・多明戈指挥,这一舞台对他而言并不陌生,此前他还在此演绎过《魔笛》和《波西米亚人》中的罗多尔福。此外,皮奥特・贝查拉曾在荷兰国家歌剧院、布鲁塞尔皇家歌剧院、汉堡国家歌剧院、柏林德意志歌剧院、柏林国家歌剧院、日内瓦大剧院、博洛尼亚市政剧院、华沙大剧院以及马林斯基剧院等众多剧院担任客座演出。 皮奥特・贝查拉是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常客。自 1997 年首次饰演塔米诺以来,他曾在该音乐节上,在埃利奥特・加德纳爵士指挥下演唱约翰内斯・勃拉姆斯的清唱剧《里纳尔多》,还饰演过《鲁萨尔卡》中的王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罗密欧、古诺《浮士德》中的主角,以及在达米亚诺・米切莱托的新制作《波西米亚人》中与安娜・涅特雷布科对唱罗多尔福,该制作在夏季音乐节上演,通过电视转播且由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发行 DVD。2011 年,他与安娜・涅特雷布科合作,在音乐会版柴可夫斯基《伊奥兰塔》中献声。2013 年,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及里卡多・穆蒂合作,演绎威尔第的《安魂曲》。除歌剧作品外,他还与世界顶尖乐团和指挥家合作,演唱众多伟大的合唱与管弦乐声乐作品。2012 年,为庆祝舞台生涯 20 周年,他在华沙大剧院举办音乐会,同年,连续第二年在德累斯顿森珀歌剧院演唱新年音乐会,这些由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指挥的音乐会通过电视转播,并由德意志留声机公司发行 CD 和 DVD。2014 年,他与一群杰出同事参加 “巴黎音乐会”,这一年度盛会在埃菲尔铁塔举行,现场观众估计超五十万人。 皮奥特・贝查拉出生于波兰南部的切赫沃维采 – 杰迪采,在卡托维兹音乐学院接受最初的声乐训练,师从帕维尔・利西茨扬和塞娜・尤里纳克等著名歌唱家。他的首次演出是在林茨州立剧院,1997 年成为苏黎世歌剧院成员。在苏黎世歌剧院,观众聆听过他演唱的《茶花女》中的阿尔弗雷多、《拉美莫尔的露琪亚》中的埃德加多、《浮士德》中的主角浮士德、《魔笛》中的塔米诺、《睡美人》中的埃尔维诺,以及理查德・施特劳斯管弦乐歌曲的独唱、歌剧《假面舞会》中的里卡多,还有《波西米亚人》中的罗多尔福。 乐团介绍: 维也纳爱乐乐团(Wiener Philharmoniker 或 VPO)成立于1842年,以其纯正的维也纳风格和细腻的音色享誉全球。其弦乐浑厚、线条清晰,铜管声部融合力强,无突兀感。乐曲结尾简洁,圆号采用特制长号管,别具一格。这些特点构成了乐团的独特魅力。 1870-1871音乐季,乐团在维也纳音乐协会大厅(俗称“金色大厅”)首演,该厅建筑与声学设计完美契合乐团风格。里希特担任指挥后,乐团声誉日隆,马勒、施特劳斯、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大师也曾执棒。乐团在欧洲及全球享有盛誉,通过频繁演出、大量录音和世界巡演,与音乐爱好者保持紧密联系。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乐团积极拓展音乐领域,成为音乐与和平的使者。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维也纳爱乐乐团继续坚持1933年以来的不设固定的常任指挥而广泛地与指挥家合作的方式,迎来了卡尔·伯姆和赫伯特·冯·卡拉扬两位指挥大师,也迎来了乐团的又一个艺术高峰期。当然,与乐团合作的还有众多杰出的指挥家,如伯恩斯坦、马泽尔、穆蒂、梅塔、阿巴多等。每年固定参加萨尔茨堡音乐节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演出,使乐团在欧洲和全世界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知名度和影响力;每年繁忙的演出安排、录制的大量精彩的唱片等音像制品以及世界范围的巡回演出,使乐团与所有的音乐爱好者能够保持紧密的联系。另外,乐团在保持自己传统的同时,还积极适应现代社会和多媒体发展的需求广泛开拓自己的音乐业务领域。经过160多年发展,维也纳爱乐乐团已经不仅是音乐与艺术的使者,他们还是全世界和平和友谊的使者。1973年,维也纳爱乐乐团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个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乐团。1996年,他们再度赴中国演出,又一次在中国掀起了古典音乐的热潮。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乐团之一,每年在维也纳举办超过 40 场音乐会,其中包括新年音乐会和夏夜音乐会,这些音乐会会在全球众多国家播出。自 1922 年起,乐团每年都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献演,此外还有超过 50 场巡回演出。长期以来,在新年之际于维也纳音乐协会呈现特定曲目,是该交响乐团的传统。这些曲目大多出自充满活力又带有怀旧气息的约翰・斯特劳斯家族及其同时代人之手。这些音乐会不仅让维也纳音乐协会的现场观众沉醉其中,还通过全球电视转播享誉国际,如今覆盖范围已达 90 多个国家。每年 “Fasching” 狂欢节期间,维也纳音乐协会会从一座备受尊崇的音乐厅摇身一变,成为优雅的舞厅,为维也纳爱乐乐团舞会提供绝佳场地。这一活动已成为维也纳节日季数十年来的亮点,为这个时节增添了别样的光彩。 值得一提的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并没有类似其他著名乐团一样的“首席指挥”一职。乐团创立早期,往往事先制定某位指挥家指挥全年乐团的所有音乐会,该指挥被称为“年度指挥”。1842年,乐团创立人奥托·尼古莱成为首个年度指挥。此后,著名作曲家兼指挥家马勒曾在1898-1901年担任年度指挥;著名指挥家富特文格勒在1927-1930年担任年度指挥;1933年,第十一任年度指挥克莱门斯·克劳斯卸任后,乐团决定不再设“年度指挥”一职。此后所有的指挥均为客席指挥,每场音乐会单独聘任——当然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每年新年音乐会的指挥:该指挥在1986年以前为常任,三任常任指挥分别是克莱门斯·克劳斯、威利·博斯科夫斯基以及马泽尔(1946年及1947年由于克莱门斯遭禁演而临时由约瑟夫·克里普斯顶替);1987年以后改为每年由乐团决定指挥人选。 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现任音乐总监莫斯特不过与此同时,作为乐团实际“人事渊源”的维也纳国立歌剧院一直设有“艺术总监”一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在这个时期负责乐团的工作——不过此职位大多由行政人员担任。在历史上曾经以指挥身份担任艺术总监的有马勒(1887-1908)、克莱门斯·克劳斯(1929-1935)、魏因加特纳(1935-1940)、卡尔·伯姆(1943-1945、1954-1956)、卡拉扬(1956-1964)、马泽尔(1982-1984)。除此以外,维也纳国立歌剧院还有“音乐总监”一职,阿巴多在1986-1991年曾兼任此职位,但此后一直空缺,直到2002年小泽征尔继任该职位。维也纳国立歌剧院的音乐总监为奥地利本土指挥家弗朗茨·威尔瑟-莫斯特(为2011年与2013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爱乐乐团体现着最纯正的维也纳风格。弦乐浑厚,线条清晰。较之芝加哥交响乐团的铜管声部,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铜管很有融合力,没有尖刺突兀之感。乐曲收尾简洁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乐团的圆号采用的是维也纳圆号,号管相较于一般的圆号长,吹奏时给予听众别样的感觉。这正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独特之处。 维也纳爱乐乐团有着美丽的音色,是很多指挥家梦寐以求的合作对象。指挥过维也纳爱乐的名家有:汉斯·冯·彪罗,李赫特,马勒,勃拉姆斯,尼基什,魏恩加特纳,瓦尔特,富特文格勒,奥托·克伦佩勒,理查德·斯特劳斯,卡纳匹兹布什,肯普,卡拉扬,卡尔·贝姆,索尔蒂,伯恩斯坦,卡洛斯·克莱伯,普列文,马泽尔,梅塔,阿巴多,乔治·塞尔,穆蒂,勒图、小泽征尔和泰勒曼等等。同时,维也纳爱乐参与很多演出录音活动。自1941起,每年元旦举行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曲目,就是由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的。奥地利萨尔茨堡举行的音乐节,维也纳爱乐乐团承担着大部分的演出。乐团录下的名唱片有:索尔蒂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卡拉扬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瓦尔特的《马勒第九交响曲》和《大地之歌》等等。1985年,卡拉扬率领乐团参加教皇的弥撒,以及博恩斯坦1988年率领乐团在以色列的巡回演出,都是成功的范例。 曲目单: 1、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选自《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第二乐章 Orchestral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1068: Air (‘Air on a G String’) 2、雅克·奥芬巴赫:《来吧,与我们同歌共舞!》,选自歌剧《莱茵的水精灵》 Die Rheinnixen: Komm zu uns und sing und tanze 3、乔治·比才:《法兰多尔舞曲》,选自《阿莱城姑娘》第二组曲的第四乐章 L’Arlesienne Suite No. 2: IV. Farandole 4、乔治·比才:《第三幕:间奏曲》,选自歌剧《卡门》 Bizet: Carmen: Entr’acte to Act III 5、乔治·比才:《花之歌》,选自歌剧《卡门》 La fleur que tu m’avais jetée (from Carmen) 6、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花之圆舞曲》,选自芭蕾舞剧《胡桃夹子》 The Nutcracker: Waltz of the Flowers 7、爱德华·格里格:《晨曲》,选自组曲《培尔·金特》 Peer Gynt: Morning 8、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斯拉夫一号舞曲》,选自《C大调斯拉夫舞曲》Op.46 No.1 Slavonic Dance No. 1 in C Major, Op. 46 No. 1 9、波特罗·马斯卡尼:《乡村骑士间奏曲》,选自歌剧《乡村骑士》 Cavalleria Rusticana: Intermezzo 10、贾科莫·普契尼: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选自歌剧《图兰朵》 Nessun dorma (from Turandot) 11、卡米尔•圣桑:《酒神之舞》,选自歌剧《参孙与达丽拉》 Samson et Dalila, Op. 47: Bacchanale 歌剧《萨松与达利拉》中的《巴库斯之舞》,作品号47 12、艾克托尔•路易⋅柏辽兹:《匈牙利进行曲》,选自戏剧《浮士德的诅咒》管弦乐选曲 La damnation de Faust, H. 111: Marche hongroise 13、奥托·尼古拉:《序曲》,选自喜歌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Die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overture 14、埃默里奇•卡尔曼:《当夜晚降临》,选自轻歌剧《玛里扎伯爵夫人》 Wenn es Abend wird (Griiß mir mein Wien) 返场曲目: 15、弗朗茨•莱哈尔:《朋友,生活多么精彩》选自轻歌剧《朱迪塔》 Freunde, das Leben ist lebenswert 16、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气质圆舞曲》Op. 354 Wiener Blut Waltz, Op. 354

曲目

#曲目
1Orchestral Suite No. 3 in D Major, BWV 1068: II. Air
2Die Rheinnixen: Komm zu uns und sing und tanze
3L’Arlésienne Suite No. 2: Farandole
4Carmen: Entr’acte to Act III
5Carmen: La fleur que tu m’avais jetée
6The Nutcracker: Waltz of the Flowers
7Peer Gynt Suite No. 1, Op. 46: I. Morning Mood
8Slavonic Dances, Op. 46: No. 1 in C Major
9Cavalleria rusticana: Intermezzo sinfonico
10Turandot: Nessun dorma
11Samson et Dalila, Op. 47: Danse bacchanale
12La damnation de Faust, H. 111: Marche hongroise
13Die lustigen Weiber von Windsor: Ouvertüre
14Gräfin Mariza: Wenn es Abend wird (Grüß mir mein Wien)
15Giuditta: Freunde, das Leben ist lebenswert
16Wiener Blut, Walzer, Op. 354

国内海外:https://pan.intooo.com/s/r388Ho

神秘代码使用方法,关注右侧微信号回复“神秘代码”。
或前往兔圈https://q.intooo.com/
如果存在资源缺失的情况,前往兔圈反馈。https://q.intooo.com/d/4/24

Call for corresponding copyright protection
This site only provid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usic and some of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of music
Music download service and connection are not provided. Copyright is respected. Please go to the official website for download
If the above Music profile or album cover picture infringes your rights and interests
You can contact me to delete it now 992344649@qq.com